观课有感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6-28   浏览次数:1605  【字体: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天,我听了聋部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和康复部的一堂活动课,收获甚多,也引发了些许思考。

   镜头一: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完句子"早上,我自己刷牙、洗脸。"后,要求学生自已读。自读的方式有独自朗读和指名学生逐一读,结果能力强的同学读了好几遍了,能力弱或胆量小的学生一遍也没完成。此刻,我想我们老师是否可以换种朗读方式呢?让学生结对子,你读我看,我读你看;然后两人一起读,老师巡视并适时指导或指正。这样,能力弱的同学也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一起进步,胆量小的同学就不会因害怕而无法尝试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镜头二:多媒体屏幕上出示句子"早上,我自已刷牙、洗脸。"和相应的图片,当老带领学生分析理解句意后,要求学生仿句练习。依然是几个能力强的学生反复活动,其他学生几欲尝试,却跟不上节奏。我想,在这一环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活动起来,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同步出示学生自已平时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叠被子、清理书包等一糸列日常生活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仿句素材。这样既满足了能力强的学生多说快说的需求,又保证了能力弱的同学有能说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图文结合,让聋哑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已所说句子的真正含义。这样分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

教学是一门让人永远感到遗憾的艺术。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拙见,不知是否适用,恳请指正。

编辑:于超英

审核:谭一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