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 1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培智学校教师课堂学习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此次培训让我大开眼界,引起了我对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的很多思考和新的想法。
培训的第一天,我听取了北京联合大学许家成教授的讲座《我国培智教学课程改革进展与困境》。讲述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的整体格局和趋势,大力提倡融合教育,明确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性作用。其二,也侧重讲解了特殊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IESP的教学模式,将国家课程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紧接着深入学习IESP的实施,并带着大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操。许教授的讲话让我很有感悟,在我的班级管理思维里面,也正缺乏了对课程的全面落实,没有从立德树人的本质解决问题,同时,许教授也点明了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在班级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但同时,IESP也有面临的挑战,在国际上,它过程太繁琐,并且无成效。在国内,它缺乏创新,而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将个别化理解成了一对一,同时缺少很多教育诊断工具,现有的教学组织也难以达到个别化。所以,没有绝对的标准,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没有绝对标准答案的大学问,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探索和思考的态度。
培训第二天,我分别听取了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杨群芳及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胡建郭教授的讲座。杨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培智学校教材编写与应用分析》。她提出:统编版培智学校教材是一本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学生和教材一起研究。统编版教材它有五大特色:一是呈现方式力求绘本化,生活场景化,既兼顾了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的学习特征,又增强了教材操作性。二是双线组单元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生活能力。三是具有显性和隐性双重特点的包容性很大。四是流动性画面丰富。五是以提高学生生活适应素养为目标。
接下来是胡教授的讲座,他的讲座主题是《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践》。他更多的是为我们呈现长沙市培智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资源教室的利用、教师培训、教师团队建设和校园活动,展示了望城新校区的魅力,让我们对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有了粗略的了解,让我更加期待16号去特校参观学习。
培训第三天、第四天,我听取的是南京特殊教育学校王辉教授的专题讲座,她讲到的是《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与方法》,指出“学教材”和“用教材”区别,让我们逐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我学习到,教材只是我们展开课堂教学的一个框架,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结果,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目标,依据学生情况更好地进行教学。
王教授从目标设计到教学活动设计,从理论到实操,从实操到反思,一步一步指导我们直根教材,挖掘教材和学生,研究个体。通过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学习目标更为精准的表表述方法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运用。两个上午,我们都在学习理论,通过王辉教授的讲解和对应的教学视频分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理论的落地。而两个小组,我们都在分组实操,从学情到目标再到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展开讨论,设计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实操之后,王辉教授会全面细致地进行点评和讲解,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每个知识点的落地。
培训的最后一天,我来到了长沙市培智特殊教育学校,看到的一切都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了解到:校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围绕学校课程理念“生态化教学”精心设计的。我参观了学校班级教室、操场、种植区、卫生间、水疗馆、缤纷大礼堂等多处场地,每一处都是绿色的生态环境,色彩缤纷、鸟语花香的童话景象,通过这些,我能够想象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的生动场景,新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较好的得到了落实,这让我们大开眼界。随后,我们观摩了三节长沙市特校的精品公开课,在听课过程中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教师的整体素质是真的很高,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而言,只有走出去多看看之后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差距,多学习多思考是成功最好的途径。最后,王磊校长通过一段微讲座结束了此次培训,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让我打心底崇拜这位年轻有为的校长,他的努力证明,没有达不到的童话,只有敢想敢做的决心和能力,他的理想是在这群新学校得到实现的。他的演讲也重重地冲击了我的内心,他说,一定要做一个飞翔者,这样才能看到高层次的东西。
这次培训真的收获累累,很感谢我的单位对我的重视让我能够有幸去参加这样一次提升性强、内容充实的培训,我会不断消化这次学到的知识,争取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育中早日落地生根发芽。
杜巧君
2021年4月19日
桃源特殊教育学校
审核人:谭一胜
分享到: